Monday, December 27, 2010

观影记(六):初恋红豆冰之阿牛的眼泪

打架鱼在长途巴士上泣不成声。阿牛站在五脚基的一角,面朝青苔斑驳老墙,手捧托盘泪流满脸。

(南洋。静静的午后。)

墙外艳阳下,拖着长长影子的行人们想是神色匆匆兀自赶着路。街角男孩的眼泪,他们看不见,也管不着。男孩哭了一会儿,擦擦眼泪,下意识用眼角瞄了四周,尴尬了那么一下后就开始往回走。经过凉茶店铺前还朝着那幅用鲜红漆料写上“苦口良药”的镜中看了一眼。

我在镜头的另一端望着阿牛拖着脚步踢踢踏踏走过那些老街,在行人稀少的午后。镇上朴素小民(还是暴民?)聚在咖啡店内那挑高天花板下说着低三下四的流言蜚语,阿牛踏入店内的那一刻,想来是谁也不会抬头望一眼的。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不是吗?在那一段日子,每个孩子都有一卡车的委屈,一公升的眼泪。而那些拙于言词的为人父母者,就算是察觉到了孩子们的哀愁,亦不得其门而入。独处时往往是相对无言,时间过得好慢好慢。美式的那一套 “You wanna talk about it?” 对于我们来说,是另一种老土。年轻人们就算想过,也不屑做;而大人们如果想做,也不知从何说起。就像打架鱼那只会借嘶喊来虚张声势的老爸。总要在孩子已转过身去的那一霎那,才会对他们投以那么疼惜的目光。


记得幼时曾寄宿于距离老家约莫 60 公里外的高校,倘有若干日子未曾返家,父亲就会独自驾车南下,从老远赶来送上一顿饭菜。会面的地点总是在那午后安静的食堂,父亲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一处,而我就低头努力吃着。偶有舍友途经,也是打个眼色快步走过,不愿久留,仿佛深怕惊动我们似的。

在那些时候,父亲总是静静地来,静静地离开,而做孩子的也老是板起了脸,神色不无尴尬,巴不得赶快把饭给吃完逃之夭夭,回到那喧闹的卧室里头。同样的戏码每一日都在那住有接近两千人的宿舍上演好几回。情节大致相仿,同样的默默无语,同样的各怀心事,只是脸孔更替,我偶尔也扮演着那些快步走过的角色而已。


所以打架鱼的妈妈也只能那么温柔地看着她的女儿而已,即使在她哭得多么肝肠寸断的那个时候。因为她知道,女儿那一些哀伤,是敌不过时间之神的。日子久了,故人的脸孔自然就模糊了,不管那是一段多么刻骨的锥心之痛。妈妈不是不疼打架鱼。只不过,对于生离死别,我们实在无法多说什么,只能默默承受。

而女儿为寻父而出走,心焦如焚的妈妈在接获女儿来电的那一霎那也只能哽咽,好努力才吐出那句:

“在哪里?”

身为人子,我们对于这三个字是不会感到陌生的。但里头所包含的那个父母对于孩子--只要你平安无事就好--的卑微要求,其冲击力就有等待岁月来让我们明白了。

********************************************

与其说《初恋红豆冰》是一个初恋故事,倒不如说是单恋串烧记录。我想,这倒是与阿牛执导有关吧。作为牛导的处女作,与他那多年前的成名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一样,《初恋红豆冰》书写的尽是求不得的苦涩滋味。

阿牛绝对不算花样男孩,成长过程必定经历刻骨铭心的单恋之苦, 所以若要说《初恋红豆冰》是他这大半辈子的求爱总结也不为过。戏中形形色色的暧昧、缺憾、心碎,无一不是姿色平庸身不怀绝技脑袋也不大灵光男孩对于心仪女生的心情写照。而阿牛在戏中也不忘了加入了薏米冰这个角色(一个其气质悬殊但美貌绝对足以与打架鱼匹敌暗恋阿牛这寒酸小伙子的女生)来安抚那些从来没被女生看上一眼的男孩们。对世上那些对于爱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白马王子”型男生报了一箭之仇,也试图安抚了在镜头后的自己那么多年来所受的委屈。

想来那句 “处女作集作者思想之大成”的话总是有一些道理的。而观众们对此片的受落,也在在显示出平凡人物对于爱情的广泛无力感啊。

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读读书写写字 (八):On Photography PART 6 之 关于摄影与老祖宗

洋人有一句话语:Stranger Than Fictions,意指真实生活往往比虚构的更来得离奇。想来这也跟 Susan Sontag (桑特) 《论摄影》的第三篇文章 Melancholy Objects (哀伤之物) 扯得上边。文章承接了前两章的论调,将人类对摄影的迷恋继续做出深层剖析。看这本书时个人会有这种感觉:像是在玩闯关游戏,愈往后读,难度即愈高。这令我想起了早前拜读大江健三郎的读书讲义《读书人》中所提到‘全身运动’这个比喻 (指的是阅读时逐字考证,并通过重读、原文对照、引申阅读等来达到‘读懂’为止的一系列动作)。挑战自我形式的深度阅读自有它的乐趣,只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因为当中总多少带点自虐的意味。身边娱乐五花八门,电视频道眼花缭乱,学术性的文章若不是课业或工作需要,常人多有闪躲。

终究是一事:有多少人可以忍受越读越觉得自己笨,越觉得笨却越继续读呢?

好一个桑特。在 Photoshop 还是天方夜谭,个人电脑方萌芽的 70 年代就已经确实在《论摄影》中说明了一点:无需将照片翻来覆去做那些天花乱坠的特技效果如 Solarization (过度曝光), Photogram (黑影照片), Multiple-Exposure (多重曝光), Photo-Montages (照片蒙太奇) 来营造超现实 (Surrealism) 观感,因为照片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超现实。

What could be more surreal than an object which virtually produces itself, and with a minimum of effort? An object whose beauty, fantastic disclosures, emotional weight are likely to be further enhanced by any accidents that might befall it.
有什么比一个如此轻易就能复制自己的东西更超现实呢?而这样事物的美/内容/对我们情绪上的牵扯,又能因那些不可知的意外而被加深。

(William H. Fox)

在 1830 年代,摄影发明家 William H. Fox 就说了:摄影善于记录“时间的伤害“ (Injuries of Time)。当时他泛指的是古老建筑遗迹的时光之蚀。但对于我们来说,桑特指出,The most interesting abrasions (磨损) are not of stone but of flesh (肉体). 通过观看老照片,我们莫不发出“他/她当时是多么年轻啊”的感叹。摄影见证了生之有涯。在按下快门的那一霎那,为我们短暂的生命作了存档,也同时留下了那样强烈的反讽。曾几何时,相中人不是那么确切地停留在那个时空里吗?但他们都到哪去了?死的死,散的散,变的变,各走各的路去了。年华终究会逝去,摄影只是将生命的脆弱放大,并指向那总在不远处的现实:生之幻灭。

正因为摄影总是提醒我们死亡的近在眉睫,它即召唤出了感伤,也冲淡了后人对这些逝去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判断。史大林、希特勒、毛泽东、切格瓦拉的肖像已经无关道德,纷纷变成马克杯T-Shirt青年卧室墙上海报的素材,而真些人物在世所作为是是非非,也是过眼云烟了。

(毛泽东,Andy Warhol 作品)

从另一角度看,在观者的眼中,照片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伟大起来。年代越久远, 仗着怀旧之势,其感染力 (pathos) 即越强。在东方家庭,残破失焦,发黄平庸的先人们的遗照是不可亵渎之物。在时代变换洪流中,老祖宗的灵魂魂牵梦系。偶然一瞥逝去多年爷爷奶奶那些木纳、僵硬、严肃的神态,神情总是三分敬七分畏,连说话也顾左右而言他,好像生怕相中人物崩跳出来,将我们狠狠训诫一番。若说这是超现实,也真的有那么一点味儿。东方(华人?)社会的原罪观念本就栖息于孝道之中,二十四孝的故事其实是一则则子孙们自我讨伐,拼命的大喊 I am not worthy! I am not worthy! 的恐吓文学,我从小就不喜欢看。至于在新世纪又风行起来的弟子规式之三跪九叩,那就是现世光怪陆离,令人不寒而傈的事了。这种“东方”价值观的复辟,再次见证了祠堂文化的阴魂不散。看来短期内要摆脱宗谱情怀是不可能的了。

可怜那些孩子们啊。。。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观影记(五):基本电影功课 PART 1

其实端的是难以取舍。

若真的要在这个岁末做个“你死前必看的一百部电影” (100 Movies That You Must Watch Before You Die) 之流派的分享文章,还真是太难。因为肯定不只一百部。但如果不限定一个量,又担心会没完没了的。拣选是一个问题,讨论的深度也是一个取舍。进退两难的是:很多电影要写嘛,印象已经淡化;重看嘛,又怕没这个时间供挥霍。要深度讨论则另外又需要时间做功课,翻出资料来做整理。只是供个电影名称的话,又看起来有点诚意不足。结果就只好这样了:纯靠印象来写,篇幅不限。暂定中文及英文电影各一百部,外语片随缘,想到就写。计划是一年内完成,每次写好五部就上载。希望能够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观影成长吧。因为这样子看啊看的,不去好好想一想的话也真是蹉跎岁月,不思进取的。人的记忆本来就不堪一击。你喜欢一件事物,总得要做一些事来它,不然怎么有资格称得上个“迷”字。等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刻,你说你喜欢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对我来说,那就是尴尬了

*我都“尽量”不附上中文译名,因为那是展现人类低能一面的犯罪证据*

1. The Godfather (1972)




90年代初,盗版VCD初现市场,第一部买的就是这套《教父》。The Godfather 片长近三小时,以VCD的容量来计算,自然得耗上三张碟才能容纳。那时 VCD 每片单价为RM10,那么这套盗版我就花了RM30 来购买。(注:2010 年,教父的 DVD 老翻单碟版售价为 RM10 至 RM13)当时 VCD Player 还没出现,只能靠电脑播放,画面若以今时今日的 Blue Ray 水平来看,简直就是垃圾。问题是:为何我会掷钱买碟?答案是非常Nineties的。

中学的时候看了为数不少的偶像杂志,那时最流行在书中附上一些偶像们的喜好问答(诸如你最喜欢的颜色消遣音乐电影之类的)。印象中有不少的人(好像也包括 Leslie)提到 The Godfather,于是乎就埋下了那么一颗种子,若干年后开花结果。从这一点来看,生命确切地是处处暗藏玄机,只要你细心留意。

对于电影,印象最深的那一幕并不存在,因为太多太多经典。许多年后的港片《古惑仔》吴镇宇饰演的歹角靓坤时的沙哑声线就是模范了教父Don Corleone (Marlon Brando 饰)。当初是先看古惑仔,后看教父,从中也就体验了那“发现的乐趣”。尽管是属于一套黑道电影,里头的暴力其实并不彰显。枪战场面是有,但就保留在 practical & functional 的那个层次,最血腥的部分与一头动物有关。全片精彩处处的是那些一场又一场的“讲数”(即谈判)。杜琪锋的《黑社会》中一众长老们在暗室内就社团选接班人一事针锋相对的拍摄就令人不得不想起《教父》,纵使个人认为那个“请茶!”的部分实在是杜氏的神来之笔。后来《无间道2》里头饰演黑道二代的吴镇宇(又是他!)也翻炒了教父幼子 Michael (Al Pacino 饰)的角色,所以这套电影对于电影人及观众的影响,实在不容小看。年轻人爱看电影,却未曾看过The Godfather 的,赶快补足吧。


2. The Godfather: Part 2 (1974)




到底中学生看不看得懂《教父》系列,我没有一个定案。但是不怕!因为有的戏值得一看再看。第一次看不懂,多看几次也就懂了。诚如台湾文评作者唐诺曾写过的:启蒙我们的书(附:电影也是吧?),一般不会太好,太好的,也不可能看得懂。坦白从宽,我是在第三次看才掌握了完整的来龙去脉的。当然,英文字幕居功不小。中学生最爱问如何将英文学好,其中一个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多看英文电影DVD,但就得舍弃中文字幕不用而选用英文字幕。太多生字?查字典咯。太麻烦?Then This Conversation is Over. 

其实《教父2》有一半是属于前传性质的戏(所以无间道 II 根本就没什么 ), 首次观赏的感叹号就在饰演年轻版 Don CorleoneRobert De Niro 身上。年轻观众对De Niro的印象可能就是那个荧幕上暴怒型的糟老头一个,但是在《教父2》的那个年头,De Niro 可真的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这次的选单中我特意选出了六、七十年代的经典,心里头总是纳闷:为何比较起来同年代的中文电影现在重看感觉总是那么寒酸?想来也是因为我们华人的世界观与洋人不一,尤其是那个时候的“东方好莱坞”邵氏植根在香港,什么都讲究速度低成本,结果就流水账般一年几百部地拍。

最大毛病在哪里呢?个人认为在于编剧。诚如倪匡说过的,他为邵氏写剧本三天两头就可以交货,袋袋平安。这样的作业方式又怎么比得上美国好莱坞那种只是编剧就可能花上好长的一段时间的严谨制作呢?有兴趣收集《教父》DVD 全集的朋友可从 Amazon.co.uk 直接订购,五碟装(包括《教父》三部曲及两张花絮)包邮费 RM100以下既有成交。 投资吧!这种价位还买老翻就笨了。


3.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如果有所谓的 Desert Island DVDs (附:指的是若你流落孤岛,你会带备哪几套电影度日) 这类选单的话,2001: A Space Odyssey 肯定是影迷们的大热门。在未懂得使用网上邮购电影之前,已经在光碟行以奢侈价 RM70 买下了这套片的正版双碟装 (注:2010年,同样货色可以 RM30 以下从 Amazon.uk 购得)。

谈到这部电影,我想起了中学那段常常结伴到朋友家过夜的日子。那时还是录像带时代。到达友人家一般已是入夜时分,最便宜的娱乐就是到附近的小店租借录影带回家观赏。记得每次都会贪心地连挑两三套,可是总是在第一套还没播到一半我们都已经睡去哈哈。此部片子也不例外,记得好像是因为友人的大哥高度推荐下租了下来,不消说大家顶不了15分钟就睡得天昏地暗(为何?你看看就知道)。但是只要挨过首三十分钟,等到那个红眼睛出场,看下去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心寒。

此片是 Stanley Kubrick 名垂千古的大作。剧本由导演和科幻小说家 Arthur C. Clark 共同编写。小说好看,当年我读过后对天文学萌生了好大的兴趣,也是唯一我重读的少数 Science Fiction (科幻小说) ,后来甚至在大学的结业报告也用上了与此片有关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题材。青年朋友要观赏此片时要记住,请务必要挺到那块骨头掉下来的时候啊!加油!


4.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说的是疯人院里的故事。主角Randle Patrick McMurphy (Jack Nicholson ) 住在疯人院里却不疯。因为要拍一群疯子,戏里就有了好多群戏。一向来都很佩服好莱坞的群戏,此片中的疯人有口吃的、患燥狂症举止仿若孩童的、妄想症的、教授型的、还有那个六尺七寸的印第安巨人,但就每个人都有戏,每个角色都有发挥。我认为 McMurphy 的角色跟 《发条橙》中 Alex 的角色有其共通之处的。两人都是在扮演 Anti-hero 的角色,两人皆为他们的任性付出了严重的代价,但相比之下 McMurphy 的遭遇就更令人筘腕叹息。有一种黄色包装,条状的香蕉味香口胶叫 Juicy Fruit, 在戏中竟然让 McMurphy 知晓了巨人的秘密。而善良的巨人啊。。。你的温柔的心,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呢?


5.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到底影像暴力的界限在哪里?《发条橙》绝对可以作为标准的讨论蓝本。主角 Alex (Malcolm Mcdowell 饰) 在入狱之前率众群殴流浪老人、闯民宅强奸妇女、最后还犯下令人发指的杀人罪(凶器是竟是。。。唉,还是别说了!)要说罪无可赦也不算过分,但如果你看过这一部电影,到了最后还是会同情他的。杀人填命还算容易辨出个所以然来,可Alex 所受的刑法是否合理则是在难以定案了。


导演 Stanley Kubrick 及原著作者Anthony Burgess为了当时社会对此电影的反弹吃了多少的苦头:影片被停映、书本被查禁、导演受死亡威胁、狂迷模范当中情节犯案。单单这些事迹就可看出此电影的具争论性及观看价值。


多年前我试读同名原著实在是有够吃力,因为原著中作者结合了俄文及英文创造出一种混种叫 Nadsat 的新语言来写小说。不久前再度尝试时,先从网上下载一份 Nadsat 的生字注解,边看边查竟让我看完了整本小说,令我对《发条橙》重新孕育了很多更深层的疑问。罪与罚之间,真的可以做到 A Pound of Flesh, No More No Less 吗?艺术创作及社会责任的平衡到底如何拿捏?这一切我们都没有答案。


好电影不会看不起观众,它们会让你不断重新评估现有的价值观,只要你有勇气去质问。至于能不能得到一个确实的结论,那已经是不再重要了

Sunday, December 5, 2010

观影记(四):维多利亚壹号之白费心机

为何说是“白费心机”?


因为这是一部 Pseudo-Social-Commentary (伪社会评论) 的电影。贱民被楼价压垮的课题只是一个幌子,个中不见怜悯,只见血浆。片里残虐密布,效果与好莱坞的战争片中的不断出现的爆破及香港江湖片的枪战场面相若,连场暴力轰炸的杀戮场上,钞票尽化灰烬,观众全数钝化。

作为何超仪及她的丈夫陈子聪自组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首部电影,与其说“维多利亚壹号”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拍得像是一套限制级电玩。如果去注意制作班底的话,不难发现大都是一群与香港下层社会压根儿扯不上关系的一群所谓“潮人”所组成。少年留学国外,深受西方 Cult Films 影响,在打机文化下长大的孩子们,天降巨款,当然是要“玩大佢”。


玩什么不重要,但就一定要威!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关心楼市?Social Commentary? 傻啦。。。睇我地几开心!)

于是电影甫开场就下了守卫(王青饰)遭勒颈再自己割喉放血的这剂重药。电影迷不难看出这一幕根本就是完全模仿 Coen Brothers 于2007年那套扬威 Academy Awards 的 No Country for Old Men 里 Anton Chigurh(Javier Bardem 饰)在片首用手铐勒毙警官那一段残忍戏码。这样说可能会被人埋怨看戏不够专心,但是我确实是在那时候开始计时。捏着手指算一算,再注意一下那些王青受苦受难的脸部大特写,就知道这部戏下来的尺度会去到哪里。游戏才刚刚开始,正所谓好戏在后头,你想编剧导演化妆特技们会这么容易放过你吗?


片中导演一片苦心,用了大量倒叙片段来反映香港的楼市这几十年间的发展, 欲将何超的角色贱贬到一个纯受害者位置,来为她即将行使的暴力行径合理化,希望观众代入她的角色,进而产生同理心(Empathy)。但是由于剪接手法所致,电影是以时空交错的手法铺排开来。电影不到中段,导演就发狠劲,何超以洗尘机+胶袋干掉了一个孕妇(叶璇饰)。羊水破裂沾湿内裤、孕妇遭五花大绑求饶不遂。彭导,此时此刻,你再怎么剪也没法挽回观众的心了。彭导在号外杂志说过,他喜欢看 B-Class Movies,因为看到他人遭宰割残虐,看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福。那是狗屁不通的。至少我看了就没有觉得自己很幸福。


Sorry. But when you see a tortured pregnant woman, you see a tortured pregnant woman.


彭导演一直强调,说里头的暴力的夸张放大,就变得不再真实,即大家不用太认真的意思。实话实说,那真的是太过牵强附会了。如何才能够测出一个人对暴力的反应?就是他强烈地感到暴力事件是可能发生在他自己(或亲人)身上的那一刻。当年 Stanley Kubrick 为何同意将 “发条橙” (Clockwork Orange) 从英国抽起停映?不就是因为受到了死亡威胁吗?真正面对过死亡威胁的人是不会轻易拿他人生命来开玩笑的。何超在号外的专访中也说得明明白白,这套戏是 拍给外国人看的。言下之意似乎是我们东方人没够班去欣赏那些血腥核突之处。其实不然。暴力电影在香港的电影史,从邵氏功夫片到成龙耍杂再到吴氏枪战接上无间系列,本来就是老生常谈。新生代导演及电影业者如“维多利亚壹号”班底踏上了这条老路竟然懵然不知,还妄想以“更逼真更血腥的暴力”推陈出新,不禁令人莞尔。


所以,千搞万搞,不要搞大肚婆!因为过了那条防线,这部电影的 Social Commentary 调调就虚伪起来了,编与导都变得里里外外不是人,直冲低级趣味。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所谓白费心机,指的就是此处。

Saturday, December 4, 2010

读读书写写字 (七):齿轮之说(谈谈伊坂幸太郎的摩登时代)

伊坂幸太郎的《摩登时代》,个人以为只是一部平庸之极的作品。与不久前阅毕的《宅配男及披头四摇篮曲》一样,作者用了超过 500 页面来讲述了一个极其普通的追赶跑跳的故事。这样说可能会得罪好多人,但是伊坂这种冷饭继续翻炒下去可真的是自甘堕落了。台湾的出版社的宣传手法及相关文案向来是居亚洲中文出版业之冠,近年更结合了网络媒体及博客的力量,将中译日本推理捧上了天。每一本都是经典,每一个作家都是大师。读者在排山倒海的打书攻势下乖乖就范掏出钱包付账买了一本又一本,收藏日益囤积,但就未必见得有时间去一一细读。偶尔有幸完成一本,却往往发现货不对板且评论言过其实,但又不愿意去承认一个事实:自己着了道儿,受骗了。因为这样说的话,就多少等于推翻了自己的那股狂热,感觉像是亵渎了那些偶像作家们,更要命的是,钱都花去了,剩下的书,看?还是不看?

(《摩登时代》日文版书封)

推理小说跟电影一样,你观赏了一部精彩的电影,你就会强烈渴望即时再接再厉再找其他电影来看。可是若果很不幸花了两个小时之后,你从该部电影中得不到你所想要的满足,那么你可能就短时间内都不会有冲动要再续影。我看日本中译推理小说时间不长,但就感受日深,开始领悟到詹宏志那段名言“日本推理不是不好看,而是不重要。”的筒中深意。张大春也曾经发声,说看推理小说像吃零食,偶尔吃吃无妨,但就多吃无益。两人都是文人,张大春说的只是他的阅读习惯及看法,但詹宏志是台湾推理出版的奠基推手,虽偏好西方经典,却如此严厉地说了那样的狠话,坦白说,当时刚开始迷上日系推理的我看了倒是蛮满腔愤慨的。

可是经过了这些时日的沉淀及阅读经验的累积,个人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看起来绝对个人的阅读之抉择,其实都是一种集体催眠现象。出版是一门生意,凡生意者必牵涉手段。堂而皇之的宣传话语不绝于耳,那也是迫不得已的。没有畅销书的销量,出版社就没法生存,冷门类型的书籍就甭想上市了。这个我懂。伊坂的书在中港台日畅销至极,是出版商们的压箱宝。我的言论不会对他的销量带来任何销量上的影响,但正如在《摩登时代》里头一再重复的那句话:即时无法改变世界,有一件事,你还是办得到。。。

对我来说,那件事就是诚实地说一句:这本书,实在是过誉了。 


可能是本来就是在漫画杂志连载的原因,《摩登时代》的读者群想来是针对少年读者的,所以作品中大量提到的电脑知识,对于内行人来说,可以说是肤浅之至。关于政府(或所谓的国家)利用通讯管道/网路来监控平民百姓的戏码,热爱电影的伊坂又怎会不知道,这已是陈腔滥调中的滥中之滥Conspiracy Theory (国家阴谋论)的存在,造就了创作人们的惰怠,这在美国生产的热门剧集尤其普遍。无论是远古的 X-Files,到近期的 LostPrison-Break,最终无不与国家阴谋论扯上边,泛滥的程度足以匹敌曾经哪吒一时的外星人论。这一类的题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堂堂正正地开出一个欲言又止(实际上是浑水摸鱼)的结尾来混淆视听。对我来说,用这种方式来写推理小说是犯了大规的。你可以留下一个 Open Ending,但就不应该话还没有说清楚就将所有责任推给书里头的“国家”。这是一种非常狡诈的态度,还加上书里那句不要脸的 “相信你想相信的就好”。实在是可耻啊。

(嘲讽阴谋论的漫画,我喜欢!)

书末曲辰的解说中,提到了“影响的焦虑”(即作家害怕受到其他作家之影响一事),陆续提到了村上春树、岛田庄司、松本清张等人物。本人特不解的就是,文内连 Harold Bloom 及 Graham Greene 都搬出来了,怎么还无法看到伊坂实际的问题所在呢?晓是明哲保身,以免他日自己的作品被打入冷宫?还是有人浮于事,身不由己?白话一句,伊坂根本上就是遇上了创作上的瓶颈了。那些书中的“名言”实在是有够莫名其妙。骗骗小孩还可以,但是若仔细思考,真的是会反胃的。尤其是那句:视而不见也是一种勇气。这是哪门子的人生哲学?会赞同这句话的人不是脑坏就是还未曾遭遇过任何不幸。不然你试看看,当每个人都对你所遭受的屈辱“视而不见”的时候,你还会不会赞许他们说那是“一种勇气”?

至于那句 “不管是什么人,每天被别人喊着‘老师’、‘老师’,内心迟早会腐败”,则更加适合在这里重述了。伊坂不是神,他只是一名作家。台湾出版界欠缺的是一份对作家职业的批判精神,这在对待外文作家上更是彰显。到目前为止,我尚未看到任何足以称得上有规模有形式的出版物对这些日系推理做过严谨的批判,独步出版的“诡迷”系列充其量只能算是打书 MOOK,按伊坂的话,是系统里的螺丝。网上的评论也是粉丝占主流,无法洴出火花四溢的对话。

个人认为,喊少几次‘老师’,认真阅读并评估,实话实说,才是对一个作家的最高敬意。否则,有一天我们自己也蜕变成了系统的一部分,也不自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