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音乐是适合一个人的时候聆听的。要将那股兴趣“熬出来”需要花很多时间,聆听的过程要“完整”才能理解筒中的滋味。何谓“完整”?举个例吧。贝多芬的任何一首钢琴奏鸣曲都动辄得耗上15至20分钟才能听完,在日常生活中要你正襟危坐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专心听 CD 堪称不可能,但我们生长的时代比较特别,其中较新颖的日常活动叫做塞车。既然这个事情在短期内都不会获得解决,那么大家不如在塞车的当儿找些活儿干,个人认为其中一种最 enjoyable 的活动就是听听这些平时不太可能静下心来聆听的音乐,诸如俗称晦涩难明的古典乐或爵士乐。
听这种音乐的方式有很多,个人推荐若你是古典乐初哥,则可选择你喜欢的乐章重复播放(可先从“Adagio 柔板”或“Largo 行板"的部分听起),不需要将一首交响曲或协奏曲从第一乐章听到第四乐章去。那样你就可以循序渐进地依自己的脚步来一探其中的趣味。但有些交响曲 (Symphony)是不能这样听的,譬如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因为乐章与乐章之间环环相扣,那种古典乐是拿来“飙”的,是 One Hell of a Ride! 那就只有从头听到尾才能得到最大的感动了。
(It is the best of times; it is the worst of times)
(Carlos Kleiber 的经典名盘:贝五及贝七)
还有,听这些音乐的音量一点要大。我又问你:在哪一个空间是你能够为所欲为,音量开再大也不会影响他人的?当然又是在车上了。君不见在我们熙来攘往的都市公路上,绝大部分的车子里都只是单人驾驶吗?在堵车路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在自个儿的孤岛上做着自己的事,虽然发呆或挖鼻孔占了99.9% 。听交响乐音量一定要大,筒中原因不难明白,这一刻的 pianissimo possibile (最弱音)在一瞬间可转为 forte possibile (最强音),这种程度的波动如果音量太过斯文,你就听不出它的起伏,那就干脆听流行歌曲或电台 DJ 胡扯好了,反正就是要个背景音乐/Noise 而已。年轻人多爱戴耳机,拿来听动感太大的古典乐是蛮危险的事,因为太大的音量会对耳朵造成伤害,但没关系,可以选择比较轻的古典乐诸如肖邦的 Mazurkas/Waltz/Nortunes 或巴哈的 Goldberg Variations/ Partitas/ Well-Tempered Clavier 之类的钢琴小品来听,就算是边做功课边听也可以。
话说回来,令你昏昏欲睡的音乐就是不好的音乐吗?
(是的,坐在孩子的玩具车上拍专辑照是他的主意。)
这时,Monk 微微张目,拿起他的那半截香烟,呼噜呼噜的抽了起来。。。
这样的一种令你昏昏欲睡的音乐有什么不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